8月4-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新疆和田公司、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召开。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出版社、相关企业代表逾200人参加研讨与交流。
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书记郝晓剑、院长刘文怡、副院长王红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副主任葛双超、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副主任储成群以及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副主任李秀源参加了此次会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曾周末为大会致开幕辞。他表示,面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代命题,仪器学科必须主动拥抱变革:既要扎根“精密制造、精准感知”的核心基因,又要敞开胸怀吸纳AI的创新养分,在课程体系中植入“智能算法+仪器原理”的交叉模块,在实践教学中构建“虚拟仿真+真实场景”的融合平台,在人才培养中锻造“懂原理、通智能、强实践”的复合型队伍。
谭久彬院士围绕新技术革命时代仪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介绍并分析了当前全国高校仪器学科发展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新技术新格局带来的挑战,对未来仪器学科发展前景、规模及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深入阐述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创新发展方向。
在会议交流阶段,12所高校参会代表围绕“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仪器学科教育改革”主题,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与服务、智慧课程、AI赋能工程教育及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等角度展开讨论交流,对展示仪器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书记郝晓剑教授以《聚焦工程精英,以“五育融合”为发力点培育时代栋梁》为题做报告,向与会专家和同仁介绍了太阳成城集团工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以学科的历程传承、知行合一、榜样先锋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聚焦工程精英,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赋能新形态专业建设,构建“课程-知识图谱-AI推荐-反馈优化”的闭环式教学模式,致力于造就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栋梁。与参会学者进行了现场交流,得到广泛认可。
公司将锚定“强大的国家测量体系”需求,在课程中融入前沿技术与国家战略,让员工既懂仪器原理的“精”,又通智能时代的“变”;同时夯实“人才培养体系”的根基,打破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把实验室建在产业一线,把课堂延伸到创新前沿,培养出既能“坐冷板凳”攻关核心技术,又能“接地气”解决产业难题的实干型人才。





一审/一校:储成群
二审/二校:姚瑶
三申/三校:郝晓剑